网商之窗
 

交叉滚子导轨怎样使用_黑河交叉滚子导轨_奇磊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奇磊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5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山东 济南市
最后更新: 2017-03-12 22:20
浏览次数: 7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交叉滚子导轨的分类

按导轨的结构特点可以分为:

a.    开式导轨(力封式导轨):必须借助于运动件的自重或外加负荷(如弹簧力),才能保证运动件与承导件的工作面可靠接触,从而保证运动件按给定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b.    闭式导轨(自封式导轨):依靠导轨结构本身构成封闭,保证运动件和承导件工作面接触。即使工作负荷方向和导轨的空间位置改变,运动件与承导件之间的相对关系一般也不会破坏。闭式导轨(特比是滑动摩擦导轨)对温度变化较敏感。

交叉滚子导轨在精密机械及仪器中应用十分广泛。适用于数控机械、光学检测仪器、食品机械、医疗机械、印刷机械、激光切割焊接机械、电子机械、木工机械、轴承加工设备等精密机械加工设备。


导轨在精密机床中的应用

各种机床都有导轨。在导轨面上安装工作台、床头箱、头架及尾架等部件。导轨的作用不仅是支承这些部件的载荷,而且还保证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与相对运动的精度。

导轨部件与主轴组件一样,在精密机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导轨与主轴部件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

1、工作速度低。

2、导轨的工作部分既长又薄,所以刚度差,是机床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3、受力情况比较复杂,这样给计算带来困难。

4、导轨的加工工作量较大,需配备专用导轨磨床进行加工,甚至需用手工刮研方法以取得较高的导轨精度。


交叉滚子导轨的导向原理

1、运动学原理

    交叉滚子导轨的运动学原理就是要限制动导轨5个自由度,即应有5个约束点。不同几何形体接触其约束点数是不同的。

    完全按运动学原理设计的导轨,一般只适用于轻载小量程仪器。载荷较大或量程较长时,应考虑导轨的变形及运动可靠性问题。所以常用的是四个支承点的导轨,实际上是过定位。但因导轨和滚动体均非刚体,因此虽为过定位但仍能保证四个支承点良好的接触和可靠的工作。当然,这要求有较高的导轨精度和精心的装配和调整。

2、弹性平均效应原理

    交叉滚子导轨的弹性平均效应原理就是把导轨及滚动体等都看成是弹性体,因此可以在两导轨面间放入许多滚动体。虽然这些滚动体存在着微小的尺寸差,导轨面也存在形状误差,但因承受载荷而产生弹性变形,这样导轨及滚动体的误差由于这种弹性变形而得到平均,既提高了导轨的承载能力,又提高了导向精度,故在中型、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滚动导轨中大多用此原理进行设计。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