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烘干机厂家直销_水碧天蓝_玫瑰花烘干机厂家直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水碧天蓝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2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河南 郑州市
最后更新: 2017-01-19 02:03
浏览次数: 7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常州地区干燥设备厂家为了估算出真空干燥机行业的重要性收集了很多相关的数据,结果发现干燥方面的研发活动量超过了所列其他方面研发活动量的总和。因此可以说干燥设备方面的研究开发现在和将来都将是在经济上有吸引力、有实际经济价值的领域。最后,就整个干燥设备领域来说,我们发现纸浆干燥、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是发明者申请专利比较活跃的领域,而粮食干燥与泥浆干燥的研究则比较冷清。

     真空干燥机行业21世纪将是由发明带动世界经济的世纪。对研究进行的投资常常被认为是风险投资,但实践证明,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已经对社会带来了至少30%的年利益回报。研究表明,私有企业以及学术界的研究与开发带来的回报远远高于政府机构资助的研究带来的回报。自然,针对干燥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必须周期短,而且要针对具体的产品及工艺过程。而常常成为突破性技术摇篮的基础研究是在学术圈内进行,因为这种研究的周期长、应用方向不确定,而投资是有效的。

     众所周知,政府资助的研究已经产生了诸如晶体管、半导体器件、卫星通讯以及因特网等方面的基本技术,这类研究结果的产出以及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在开始进行这类研究时是无法预料的。资助机构应该致力于从尖端领域到普通领域的广泛范围内培养各种杰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人员的资助款项不应该与特定的项目相联系,而应该让市场来选择研究项目与研究领域。

     对于产品过程在短期内可见效的行业,革新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半衰期短的产品过程(少于一年,如电子和计算机产品)。对于半衰期长的产品/过程(例如10~20年,最为典型的例子为干燥技求).革新来得慢且不易被接受。而且,成熟的技术(如干燥及许多单元操作)一般有很长的生存期。

     需要注意的是,假如现有的真空干燥机技术已经使用过长,已经过了它的使用期限的话,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前景,而不得已要终止现在还有价值的工艺技术,这是可行也是合理的。


       我国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的进程中,应大力推广粮食烘干机技术,有效避免粮食损失浪费,提升粮食转化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伴随着国家惠农富农政策的推进及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进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快进。但仍面临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多样化及粮食浪费严重等情况与挑战,一方面要求农业必须保持稳定增产、全面增产,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必须有效减少粮食产后在储藏、运输、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损失浪费,提高粮食生产的使用率和转化率,扩大粮食产量与减少粮食浪费两手抓,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根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因气候潮湿、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而导致在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出现霉变和发芽变质,及在晾晒过程中的抛洒损失,合计可达我国粮食总产量的5%,约700亿斤以上,经济损失高达300~600亿元,气候异常的年份粮食损失更为严重。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粮食收获后的损失不到1%。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供用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较低。日本、美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我国却不足10%。

     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方面对粮食烘干机技术认识不足,推广乏力,粮食烘干机械没有得到普及和应用。从全国范围看,推广粮食烘干技术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粮食烘干机总量严重不足,未形成具有核心领先技术的自主品牌企业;二是粮食烘干缺乏组织支撑,烘干机经营主体数量比较单一;三是干燥技术落后,干燥能耗高,造成能源浪费;四是粮食收获模式与烘干模式不匹配,尤其是玉米;五是缺乏适合油菜籽、木薯及经济作物等的烘干技术和设备等。

     因此,发展粮食烘干机产业,加速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极大限度地减少储粮损失,是确保丰产丰收、稳定粮食总量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影响粮食的等级、加工质量和食用品质,从而影响到粮农和粮食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到粮农粮商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粮食烘干技术推广力度:制定在粮食生产、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国家或行业损耗标准;制定粮食烘干机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国内自主龙头企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产业企业规模发展与内涵增长;大力培育以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及未来的家庭农场等粮食烘干经营主体,鼓励和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加大对烘干机械及其配套设施的购置补贴力度,将烘干机配套设备设施也列入补贴范围;增设烘干作业补贴,补贴额度结合单位粮食烘干成本确定,解决粮食烘干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农机金融支持机制,鼓励经营主体购买先进、适用的粮食烘干机机械等。



眼下正是农闲季节,但江都区仙女镇农机大户周昌松却一点也没闲着,忙着浇筑基础、砌墙造屋,为投资40多万元购置的粮食烘干机建“新家”。“我想在这几天把3台烘干机开进家门,争取秋收前完成安装调试。”周昌松说。

粮食烘干机这种“高大上”装备,渐渐成为江都农民的“新宠”。据了解,今年以来,江都区农民购买粮食烘干机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区已落实新增烘干机75台,目前安装到位36台。

“烘干机一次性投入高、使用率低,以往只有稻米加工企业才会购买。”江都区农机局局长周金年介绍,自2011年樊川镇种田大户谭龙祥购买烘干机以来,截至去年江都全区农民又新购10台,而今年购置烘干机更是呈跳跃式增长态势。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购机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一台烘干机的补贴达到4万元左右。二是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了烘干机的实际需求。

一台烘干机价格十二三万,加上建造机房,成本要几十万,这笔投入划算吗?笔者走访了几个购买烘干机的种粮大户,他们都给予肯定的回答。

种粮大户谭龙详——

“不再愁抢收和晒粮了”

“从大前年装上烘干机,我种田就更有底气了,下小雨都不妨碍收割,粮食打下来直接拉到机房烘干。”谭龙祥承包土地近600亩,他至今还为三年前的果断决策自豪不已。“以往每年农忙,天天都要盯着天气预报,还要雇五六十人帮助晒粮,晒场就要10多亩。这几年用上烘干机,不仅避免了到手的粮食遭天灾,而且节约了成本。”他说。

种粮大户李雪峰——

“一季小麦多卖了5万元”

邵伯镇种田大户李雪峰流转土地1300多亩,今年夏收前就建成500多平方米的机房,将新购的3台烘干机安装到位。李雪峰介绍,今年夏粮,一般农户的小麦因为含水量高,售价每斤1.16元—1.17元,而他的小麦经过低温烘干,品质更好,卖到了1.21元—1.22元,仅此一项就多挣5万多元。如今,粮食加工企业看中了他的水稻,因为可以生产加工出“不落地”大米。

“购买烘干机不仅能避免气候风险,还能保证小麦及时播种。”李雪峰说,以前为了解决粮食晾晒问题,种田大户都会有意延迟水稻收获期,这就影响了适时秋播。

新问题:机房用地需协调

江都农机局负责人介绍,目前种粮大户购买烘干机的热情持续高涨,但今年还有20多台烘干机的用地没有完全落实,为此区政府已经召开两次会议协调。农机部门将全力以赴,确保今年新增烘干机秋收前安装到位.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