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魏启后收购|莱芜魏启后|文利画苑(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文利画苑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2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山东 济南市
最后更新: 2017-03-12 20:13
浏览次数: 8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当代书坛学米芾成为一股潮流和时髦,由此也酿成一种灾难—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表现。当然,当代也有学米而翻出新意的大家,魏启后便是当代化裁米芾而为己出的大匠。

     魏启后取法米芾的脱略凡庸处,在于活参,不落言诠,于有法处求无法—所谓目击道存,直到其精神流露处。取法米带的难点并不在其形质,米芾书法的强烈风格特征反而成为最易上手的程式。学米的不易处,在于其洒落不羁、风桔阵马、八面出锋的刷字风神。而学米者往往泥于形质.却昧干其精神表现,此诚所谓优孟衣冠,岂真孙叔敖也。

     有识者言魏启后于老米得笔处,仅在米芾某帖的几行字,这当然是难以尽信的一家之论,但由此也说明魏启后书法的不为法执、别具肺肠。他变米芾八面出锋的“刷”字,为抑扬顿挫、倏忽明灭的“写”字。他弱化了米书大开大合的结构,同时,也弱化了米书笔势的雄强和笔法的丰富变化,但却强化了用笔的节奏感,并以笔势生结构,使结构本身也生发出舞蹈性的旋律之美。



     所谓一代大师名家者,其艺术之言行举止,皆成一代风尚而影响一代后学者也。魏启后先生每于创作之时,备墨展纸,心定气闲,凝心遐想,执笔熟视,成竹在胸,骤然则披纸运思,思成形迹,迹于心和,与物冥通,悄然则摇笔散珠,动墨横锦,挥染如扫,信笔纷披,次第展开。发之于情思而契之于楮墨,一顿一挫,皆依节律而发;一点一拂,全赖精神抖擞。

      魏老书写状态之生动,节奏感之强烈,古书史所不载,学人所未闻也。魏老这一不求藏头护尾、不作逆入平出,且类似霹雳舞式之运笔方式所生成之线条及字组,姿态横生不矜而妍;左右牵连不束而壮;线条生俏不轶而豪;极富动感、快感和生命力。其笔法倔强独特,字势健挺飞动,迅疾之内,悠闲仍存;豪纵之中,古雅犹在。


     魏启后老先生是成功的,他用艺术把人引入一种大善大美的境界,这是他的矻矻独造。难怪,书法评论家姜寿田先生在评其书法艺术时,称魏老是“当代化载米芾而为己出的大匠”。这是十分中肯的。

     魏老的创新之处在于,变米芾的“刷”字为“刷”“写”结合,同时强化用笔的节奏,注重以笔势生结构,在行笔中随形赋体,往往妙出意外。在用笔上,贯之以大开大合,中侧兼施,什么“屋漏痕”、“拆钗股”、“印印泥”、“锥划沙”等笔法皆浑然而出,不留痕迹,看似迅疾的线条,却能元气弥满,郁郁勃发。

      就连那些飞白处也“垂雕鹗之翅羽、类旌旗之卷舒”,颇耐人寻味。笔者对其用笔曾参悟很长时间,均不得要领。一日看电视播放溜冰舞,忽茅塞顿开,魏老用笔不正与舞者冰鞋磨擦冰面的感觉相同吗?若即若离,发力全在一点;中心恒定,险于外而稳于内;以定制动,缓疾全以自在。这就是魏老的线条为什么中实而边毛、动感十足而静气内藏的缘故。“魏启后对米法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对汉简及楼兰残纸的潜心体悟,从而细究出其特有的手势和笔势,并逐渐形成其潜在意识和习惯手法”。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