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解读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对企业的指导意义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电询
品牌: 未填写
销量: 累计出售 0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0 人关注
更新: 2018-05-02 11:24
数量: 减少 增加件 库存1件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近日,住建部印发了《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过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认定、采集、审核、更新和公开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信用信息。

解读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对企业的指导意义 
《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不仅对各级主管部门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建筑企业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有哪些重点内容是企业应该关注和了解的呢?资质管家小编为您详解。
一、信用信息公开
公开的信用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优良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其中基本信息长期公开、优良信用信息一般公开3年、不良信用信息一般公开6个月到3年。
二、信用信息共享
企业的良好和不良信用信息都会被推送至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受到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的监管。
三、分类监管企业
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信用表现良好企业会受到激励,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将被依法采取惩戒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使用信用信息时不得使用超过公开期限的信息。
四、建立 “黑名单”制度
《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的标准和条件,若企业被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会在市场准入、资质资格管理、招标投标等方面受到限制。
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的管理期限为1年,期限届满可移出名单。
五、规范信用评价行为
目前,大部分地方已经开展了信用评价,但有的评价行为不规范,甚至通过信用评价实行地方保护。《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不得设置地方信用壁垒,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履约行为也可进行评价。
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住建部将对建筑市场信用信息推送情况进行定期核查。
以上就是《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里面企业应该重点了解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商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