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爱福家企业文化,爱福家,福晚投资控股(上海)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1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江苏 南京市
最后更新: 2017-06-14 16:05
浏览次数: 4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最后的金矿》:文交所业务与管理工具书

周培源同志的大作《最后的金矿》出版了,很欣慰,为他高兴,他能静下心来,对自己多年以来所从事的文化产业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有一个整理、反思,使之更加体系化。从而不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事业。在这里我称周培源先生为同志,其意义就在于他与我一样以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事业为己任,同志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者也。

中国文化产业就其根本言在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同样美国文化产业在于传播美国的价值理念,在这一点上是不同的。搞文化产业如果对此认识不清,不仅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反而在打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美国价值理念,那路子就错了,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此外,文化产业还有巨大的财富功能,尤其是当下活跃的文化产权市场,或者文化物权交易市场,或者文化艺术品标准化交易市场,或者当时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推出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市场,其目的都在寻找文化艺术资源的资本化途径,创造一无限大的虚拟市场,以拉动巨大的艺术品实体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文化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也为迎对美元战略奠定一基础。美国黄金储备大概比我们多一倍以上,我们在黄金储备方面不具有优势,但我们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且此五千年历史又是在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价值下进行生活、生产的,也因此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历史伟大的手工业文明。

就文明的艺术价值言,手工业文明是较之现代科学文明更髙更先进的文明,科学文明主要体现在机器的先进上,而人的作用在减少,人跟着机器走,机器主导人,不仅人在被异化,艺术也在被异化。而中国以往的文明正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手工业文明,所积累的文化艺术品虽然历经抢劫、打砸、损害,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在《打开文化财富的钥匙》一书中,初步估计若能推行文化艺术品份额化发行与交易模式,十年内可为国家盘活三千万亿人民币。到那时人民币再与美元自由兑换,条件就成熟了。因此在文化产权市场中,核心资源是五千年以来的文化艺术品,文化艺术品应作为最重要的标的物,然后使之产品化,进而商品化,最后实现证券化或资本化,完成大众化。至于文化类企业产权与版权等,作为完善文化产权学科是必要的,作为战略重点则不可,中国的优势资源不在此,况且企业股权已有证券交易所。我们的战略重点应在五千年以来积累起来的文化艺术品。当然也正如本书所言国家在政策层面限制了份额化交易,其实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天津模式。

此时此际为应对新的政策环境,在江苏南京一种新的文化金融模式悄悄的诞生了。由汪清怀先生与周培源先生所在的江苏文化产权交易所、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绕开份额化政策限制,将份额化直接变为标准化实物,由邮票起步,创立了“邮币”电子盘业务,江苏文交所酝酿在先,然捷足先登异军突起者却是南京文交所,南京文交所也因此而成为继天津文交所之后的第二亇文化金融热点交易平台,其交易量二〇一五年已近万亿,参与交易人数已过60万人,成绩巨大。本书的写作重点正在于此,从“邮币”电子盘交易平台建设、运作模式、业务流程、管理机构设立以及各类风险分析,其中也包括投资风险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同时结合案例进行阐述,极具实操性。可以说《最后的金矿》一本是目前文交所开展标准化实物发行与交易不可多得的业务与管理工具书,同时又是可以作为投资者入市的指南书,当然也可以作为监管机构的参考书。

在此我衷心希望周培源同志的《最后的金矿》一书能广泛深入地引领全国文交所,依此模式能度过这一在监管边缘谋发展的困难时期,同时也迫切希望监管机构为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尽快松绑,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为精神,以构建文化金融大国为目标,重新修改政策,充分肯定鼓励中国人的创造力。我们期待着文化艺术品证券化时代的到来!

雷原于锡予园

雷原: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西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任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中国管理学科年会秘书长。汤用彤书院院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儒学教育研究室主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誉校长、甘肃省委党校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农耕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清风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国苗族经济促进会副会长。目前还担任国家文化软实力重点课题组首席专家,曾任华龙证券公司总裁、甘肃证券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奥林匹克博览会顾问、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创始人、主要研究领域:先秦哲学、人才学、管理学、经济思想史、三农问题、国家战略等。著有《中国人的管理智慧》、《农村土地承包制研究》、《论语-中国人的圣经》、《自然的智慧——老子》、《现代证券学》、《中西经济思想述要》等书。编著有《土地资源管理实务全书》、《中国教育思想简史》、《国学经典选读》、《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北大国学课——经典的力量》、《打开文化财富的钥匙》等书。



《最后的金矿》:文化成就未来,交易创造价值

导语:据统计,金融证券年均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文化艺术品则是26%。文化艺术品正成为房地产之后人们倾心的投资避险工具。许多专家认为,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最后一座金山!

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文化资本的主战场! 

由文化艺术品投资投务平台亦文网,强力打造出版的《最后的金矿》开启了艺术品投资新时代,成为2016年文化产权市场的一大盛事。本书为亦文网首席顾问周培源先生历经三载,九易其稿的扛鼎之作。

作者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长期在企业工作,曾做过5家企业总经理、2家企业副总经理、管理过两家省级文化产权交易所。从事的行业跨度也很大,有军工企业、有机械制造企业、有外向型企业、有风险投资公司、有文化投资控股企业等;从企业性质来说,有央企、国企、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从工作经历来说,做过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专职共青团书记等工作,最终走向职业经理人道路。这些工作经历和阅历对作者的帮助和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作者对各类企业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对企业运作的原理和规律有了足够的把握。

2012年11月29日,作者接到指示,被委派到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出任执行总经理,半年后被任命为总经理。当作者惶惶接下重任,在到任初期,闭门学习了大量的国家、省、有关文件和其它文化产权交易所思路和方法。略有心得后,开始探索和实践之旅,并且几乎所有的业务从顶层设计、产品设计、制度设计到实施计划制定、再到组织落实,甚至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亲自参与。经过这样的历练,作者对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认识得到一定的提升,对文化产权交易所相关业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清理整顿期间,陆续推出了版权全产业链服务、文化企业股权交易、文化艺术品定价交易、议价交易、竞价交易以及投资服务等业务,并都有成功的案例。同时还开展了文化经纪人培训业务,交易所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积累了经验。

作者在《最后的金矿》一书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是迄今为止一部系统介绍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运作原理和规律的专著,同时也是一部对参与文化艺术品投资的交易商进行投资策略和风险提示的专著。如对文化产权交易场所的价值、功能的认识,运作的原理和思路,都是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归纳而来。再如对作者提出,文化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解决的根本路径在于接地气,要让文化艺术品进入家庭并成为家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这一价值理念一旦被大众所接受,文化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才有基础。再如作者提出行业自律、经营管理者自律、保护行业生态、作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建设者等一系列理念不仅符合国家监管部门的要求,也符合整个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中有关对投资者的建议更是通过揭示现阶段电子盘所体现的特征,给予了真实而精准的分析,如不能用证券思维参与文化艺术品投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有其特殊的属性等等,我们可以从中强烈体会到作者对文化艺术品市场的热爱和呵护之情。

现在文化艺术品电子盘发展三年多时间,可称之为大跨进式发展,交易量2015年已经突破万亿元,注册的交易商达到百万之众,有近100家各类交易场所,开通了“邮币”电子盘业务。由于大量的文化产权交易场所进入邮币电子盘,致使行业生态严重恶化,出现各种乱相,有可能引发再次清理整顿。出现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交易场所从业人员以及进入交易场所电子盘的交易商,对交易场所功能、价值、原理缺乏系统的了解、认知不够。作者将自己的所知、所得整理出来,奉献给读者,希望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更快、更稳、更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