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聚丙烯酰胺_博源净水材料_山东阳离子聚丙烯酰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博源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5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河南 新乡市
最后更新: 2017-03-12 15:16
浏览次数: 2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1.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时,一般的处理思路是首先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水体中大量有机物沉淀下来,然后加入氧化底改剂,或者施用EM菌、光合细菌,再植入新的藻种,加快池塘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随着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或改进,“肥”、“活”、“嫩”、“爽”也有了新的内涵,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 聚丙烯酰胺::博源净水

· 溶解时间::45分

· 不溶物::≤0.2%

· 水解度::10-60

· 品牌:博源

· 型号:

· 产品名称:聚丙烯酰胺(pam)

· 主要成分:丙烯酰胺

· 有效物质含量:99%

· 用途:污水处理,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增稠剂,絮凝剂

· 外观:白色颗粒或粉末

· PH值适用范围:4-9

· 参考用量:千分之一-千分之三

· 包装规格:25kg/袋

· 执行质量标准:GB17514-2008


电镀废水用聚丙烯酰胺

电镀线路板行业废水水质较复杂,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电镀线路板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废水毒性大等特点。电镀线路板废水处理设备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脱水设备、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电镀线路板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使泥水分离,达到循环使用或排放的目的。

我们长期致力于污水处理、污泥脱水化学品的生产、销售、研发和服务。我们针对各类型污水处理及污泥脱水现场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水污泥特点,针对性的选型生产,选择性价比高,品质优良的产品,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使用效果并节约客户使用成本。


九、产品选型

市政污水是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的总称,它通常是由城市管渠汇集排入水体或者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一般城市污水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三类。市政污水用到聚丙烯酰胺一般是后段生化污泥处理过程, 添加聚丙烯酰胺后污泥进入压滤机进行压滤,从而形成泥饼

1、市政污水处理药剂选型:  不同污泥、不同设备对聚丙烯酰胺作为污泥脱色剂使用要求是有区别的,其中带式压滤机要求使用中等分子量,中高阳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离心机要求使用高分子量、中低阳离子度和适度交联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药剂单耗配比参考固体聚丙烯酰胺每吨绝干泥耗药量一般为3-6公斤,乳液聚丙烯酰胺在5-10公斤。具体的吨干泥用量要根据烧杯实验、上机中型实验或者周期运行试验来确定,每个工厂的泥质都不一样,不同污泥、不同药剂、不同设备、不同管理水平耗药量的差异很大。包装形态固体采用编织袋包装,液体采用化工桶包装...包装规格以15公斤纸塑复合袋包装或者25公斤纸塑复合袋包装。    运输储存:产品要求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在合适的条件下, 保质二年, 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不得撞击,防止破损。:2印染污水处理药剂选型:针对印染厂不同工序的污泥,药剂的选择及用量均不同,预处理污泥的沉降性能较好 , 在聚丙烯酰胺的选择上混凝处理一般选择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泥脱水选择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选择离子度相对较低的阳离子型号,分子量基本在1000万以上效果较佳。药剂单耗:印染污水处理预处理过程要用到聚合氯化铝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根据污水的浓度不同药剂的添加量也不同,浓度越高添加量越大,建议加药量约为10~15ppm(即0.01~0.015公斤/吨废水).后段污泥脱水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基本绝干泥耗药量一般为3-6公斤.

3.洗煤污水处理药剂选型洗煤废水沉淀一般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或者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产品。根据所选择的煤泥水处理工艺及煤泥水性质,通过试验来确定产品型号、用量等。 洗煤废水适量使用聚丙烯酰胺,不仅提高絮凝效果、有效处理煤泥水,而且对保证洗煤产品指标、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也起着重要作用。

药剂单耗:根据洗煤污水的浓度不同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也不同,浓度越高添加量越大,建议加药量约为10~50ppm(即0.01~0.05公斤/吨废水)。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