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旅游住蒙古包_蒙古包_园木轩(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园木轩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2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7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山东 济南市
最后更新: 2017-03-12 19:29
浏览次数: 7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搭盖迅速 :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2.拆卸容易 :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3.装载方便 :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4.搬迁轻便 :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发愁。剪下羊毛擀毡子,外面搭的东西就有了。剪下驼马鬃、尾,就可以搓成围绳和带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可以缩小。但是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儿子成家的时候,都要盖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备今后生儿育女,扩大毡包。扩大毡包的时候,把套瑙换掉,增加乌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这种制作容易,修理简便的特点,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现在。

永恒日晷

  蒙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着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来计算时间。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据学者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盖。计算时刻最标准的蒙古包应是四个哈那(十四个头)。六十根乌尼(门头上有四根乌尼),门冲东南开,这是当初的规定。根据日光照进套瑙外圈、乌尼头儿、乌尼中间、哈那头儿、哈那中间、被桌、正座垫子、东面垫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时间。根据这种划分的时辰,可以有钟点,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营生。总之,在家的人从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阳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计算时辰从兔(卯)时开始(按现在六点),到鸡(酉)时结束(按现在十八点)。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还是靠看日影过日子的。

由内知外

  蒙古包是毡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动静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从事牧业经济,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节,狼和鹰猖獗的时候,兵荒马乱的年代,蒙古包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相对农业民族的房屋来说,蒙古包更适合从事牧业经济,有别的居室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明亮殿堂

  蒙古包给你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蒙古包是一个半球体,蒙古包的套瑙开在当顶上,日出日落阳光都能照进来,因此始终敞亮。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烟尘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蒙古包里永远有明亮充足的阳光 ,始终洋溢着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气。

  其次,蒙古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把毡包的各个部件用精巧的工艺制作出来,使它有着独特的美感。从远处看,它像草原上一颗洁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毡包上的花纹更加清晰美丽。蒙古人在制作毡包时,在顶毡、顶棚、围毡的边上,都要用驼毛和马鬃马尾搓成细绳缝上去。在雪白的毡上镶上一条黑边,黑白分明,看起来非常美观。在围毡上箍紧的三条宽大的围绳,与其交叉的六条绳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来。在顶棚和围毡衔接的地方,为了防止风灌进去,用皮条做成吉祥图案,在包顶缠绕一周,是毡包显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纳有云头花纹的毡子或刻着花草的木头,做成墙脚围子。蒙古包的毡子也很讲究,周边纳有各种花纹,中间是吉祥图案和云文图案。蒙古包绣纳的毡门,也格外美丽。门头上的毡子或门框横木,也要绣刻各种花纹,增加美感,包顶的外罩更是占尽风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顶毡'。用外罩布苫上顶毡,把套瑙那么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从哪个方向看也是莲花瓣、云头花。外罩有红有兰,宛如红莲青莲。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为鲜艳夺目。

  包内部也有自己独特的美。一则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等做工讲究,架木和苫毡很般配。二则在地面铺满纳绣的毡子,用各种颜色毛线镶出边来,中间绣上云纹和吉祥图案,看起来非常美观。三则蒙古包里的家具,从佛龛开始,到被桌、箱子、竖柜、碗架,无不彩绘刀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坐在这样的蒙古包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豪华蒙古包 蒙古包出售 制作蒙古包蒙古族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他们一直在探寻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设计改进,蒙古包作为一种适合他们生活环境要求的居住环境终于形成了。蒙古包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域和生活方式的特点,它建设周期短、结构灵活、施工技术简单、建造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抗震耐久、保温隔热,所用材料均与环境友好。这些特点很好的符合了当代社会对低碳环保的居室设计要求。

 蒙古人民对蒙古包的搭建非常的考究,夏季的蒙古包搭建在平坦开阔、高原凉爽之地,冬季则选择山前避风之处。这些独到的选址要求与蒙古包顶窗苫毡、底部围毡(哈雅布琪)的开闭相配合,使蒙古包可以做到冬暖夏凉,冷暖适宜。而且蒙古包的设计十分的节能,仅靠草原上少量的牛粪即可维持日常的能量消耗。为了可以根据照进蒙古包的光照的变化确定时间好以此安排一天的行程,从很早时间开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搭盖。

   经过很长岁月的检验和改进,蒙古包的拆卸、运输和搭建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程序。这些程序在一些人眼中是无意识的风俗习惯形成的,但根据科学的判断其中很多地方都包含了对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与运用。


 家里的人要参加战争、拉脚、打猎出走了很长时间的话,亲人们要迎出浩特,问道:'平安归来了吧?'。

  特别尊贵的客人或高龄长者登门,主人要迎到马桩跟前请安以后,把他从马上扶下来,替他将马牵了,放松捆肚,把扯手挂在马鞍上,替他拴在马桩上,或者用马缰把前腿绊好放开。如果主人与来客辈分相当,只在门口迎候就可以了。如果主人年事很高,就不必出迎,可以在家等侯。客人进家以后再站起来,或者跪起一条腿迎客就行了。

  客人在马桩上下马以后,要一边向蒙古包走,一边和主人相互问好,端庄稳重地径直走进毡包。特别是老年人要清清嗓子,从容而有风度地走进毡包里去。如果带着褡裢,应该把它拿在左手上。让老年人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不能抢在老年人前头。如果并排走路,为小的要走在为大的左边,用右手从左边搀扶着走。进门的时候,态度应端庄严肃,切忌被操着手或打着口哨行进。这样大家会认为不尊重别人、骄傲自满、行为轻浮。如果在人家的棚圈门口下马,就可直接走进毡包。如果在住宅的西北下马,一定要从西面绕到毡包门口,不能从毡包东面进去,这是蒙古人以西为上而形成的习惯。在则不能从主人放的东西上面跨越,一定要绕开,这是为了避免冲掉主人的时运。如果看到主人门口挂着红布条之类的东西,说明里面有产妇或病人,不能进去。如果大天白日盖上顶毡,更不能进去,因为说明家中有人死了还没有出殡。  

  蒙古人平素或喜庆吉日,进别人家以前都要把帽子、扣子、腰带等收拾齐整,将袖子、刀鞘、下摆放下来。免冠或赤头进家被视为大不敬。敞着前襟领口进家对主人不礼貌,所以一定要把领子扣好。进包时要把随身携带的东西如马绊、笼头、缰绳、套索、绳子等放在外面,不能带进蒙古包。

  进家的时候,还忌讳把武器带入。拿着它进家,等于把枪口对准主人,主人自然十分忌讳。骑马或骑骆驼的人来了,不能把鞭子带进毡包,要把它夹在包外西南的衬毡里,或夹进蒙古包上面才能进家(骑马的人也可以把鞭子挂在马鞍上)。

  客人到门口的时候,一定要最长者先进。家里人不能从门缝向外窥探,或者与客人交臂而过。主人站在门口向客人问好,把门帘或毡门撩起,右手掌向上摊开,左手臂屈回来,手掌向上靠近心的部位,腰一躬说一声:'请您光临!'让客人进包。主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