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铝型材4040产品,合肥铝型材4040,皇闽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皇闽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1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上海
最后更新: 2017-03-12 22:03
浏览次数: 5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铝型材静电粉末喷涂工艺更加受到欢迎

[来源:上海皇闽铝业]

由于色彩丰富,环境效益好,静电粉末喷涂在我国发展更加迅速。涂层粉末也会朝高挡方向发展,摆脱单一的聚酯—TGIC粉末的状态,涂层外观也从单色向木纹、大理石和图案等装饰性更强的方向发展。意大利和德国都在我国展出过此类产品。静电粉末喷涂的铝型材一般只有均匀单一的颜色,木纹和大理石外观是在原粉末涂层上进行类似丝网印刷工艺,将第二种颜色的粉末加到原粉末涂层上,再进行统一的固化处理,这也就是说新工艺只是在原来喷涂设备的基础上增补设备就可以实现。可用于铝型材,更适用于铝板的表面处理。金相鉴定表明粉末涂层与基体之间以及两种粉末之间有机结合。作者参观意大利NATURALL工艺生产车间后,感觉技术思路明确,工艺操作简单,适合在我国推广使用。另一类获得本纹和图案效果的是转印法,即在第1次喷涂层基础上,将塑料膜或纸上的木纹图案在加热下转移到表面,此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在于转印上去花纹的使用寿命。

粉末喷涂的化学预处理,从环境考虑,应开发低铬和无铬化学转化处理。从克服丝状腐蚀出发,也可以用阳极氧化膜作为粉末喷涂层的底层,两者都是铬化处理的极佳替代方法。而无铬化学转化膜处理的添加剂应是我国急待开发的品种。


铝型材多色彩一直是着色的追求目标

[来源:上海皇闽铝业]

铝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色彩是单调的古铜色,寻求多色彩一直是阳极氧化工作者的目标。染色虽可获得丰富多彩的颜色,但耐光性差不适于户外使用,而且一种颜色要一个槽子十分麻烦,复合着色仍摆脱不了上述困难,也未在欧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利用光干涉原理得到蓝、灰、绿、黄和紫色的各种干涉色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一直被人们认为难于工业控制而视为实验室工艺。近年来意大利和日本在世界各地约有10余条多色化生产线问世,日本称之为三次电解法。作者等曾在意大利的Italtecno公司的中试线上,在DrStrazz指导下操作,并参观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附近的生产线和日本昭和钢机一工场三次电解车间,又考察了日本西武百货大楼和哥本哈根机场三号门的应用现场,证明颜色一致,无明显色差,突破古铜色框框,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我国浙江栋梁铝业引进意大利技术和设备,在该厂原有阳极氧化和电解着色的基础上,增加意大利设备于2001年4月初次生产出多色化铝材,颜色均匀,重复性好,控制方便,已达到批量生产之要求。虽然该技术对原材料和阳极氧化工艺控制要求甚严,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和不可企及的技术。栋梁铝业多色化的开工和今后的推广可以改变传统古铜色的单调局面,使建筑业获得更多的铝型材的颜色选择。


铝型材挤压加工对“毛刺”与“震痕'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来源:上海皇闽铝业]

铝型材挤压加工工艺的影响

1.如果温度高、金属的流动过快,模具变形的程度增加,易形成粘铝现象;同时金属的变形抗力相对增加了,在模具内腔的金属死区相对增大,提高了形成粘铝的条件;另外如果铸棒温度、模具温度、盛锭筒温度相差过大,也易造成粘铝问题。

2.模具投入生产前,一定要选用指定的模垫、专用垫。另外特别注意模垫、专用垫、模具之间的配合是否有间隙,是否有撞击位披风、裂纹、甚至退火产生凹痕等。即可能其中某一工件的端面不平,在挤压生产时给模具弹性变形留下空间。

铝型材挤压加工工艺影响的解决措施

01挤压机出口按装白色灯光,以便观察“毛刺”的实时情况。

02根据“毛刺”问题的实时情况,根据挤压系数、型材断面情况、模具情况、设备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挤压温度、铸棒加热温度、模具温度以及挤压速度,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调整这些参数。

03限制一次上机生产的铸棒数量。随着生产棒数的增加,工作带温度在上升,铝水与工作带的摩擦加剧,导致工作带硬度下降、表面粗糙,积铝越来越多,“毛刺”也就越来越多。

04机手应在生产前检查模垫、专用垫、模具之间的配合是否紧密。如其中有间隙,可采取磨平的方法解决。如果磨掉的量稍大,可以对模垫、专用垫进行加温后,再投入生产。

05挤压中心位要正。铝型材挤压模具中心位不正,棒皮易进入模具;挤压杆不正,压饼刮(盛锭筒)筒壁,将本应倒流的杂质送入模具,形成“积铝”条件。

06铝型材挤压加工生产进行中,应尽可能避免型材晃动。如果出料口处型材晃动,会将空刀的“积铝”瞬间带出,形成“震痕”。所以往往在牵引机刚锯完型材时,在出料口的型材当即产生一个“震痕”。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