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天然气防腐钢管报价,昆明防腐钢管,广晟管道(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广晟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1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4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山东 济南市
最后更新: 2017-03-12 22:05
浏览次数: 1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环氧煤沥青防腐钢管具有耐压高,不易受损,施工技术成熟,各种管件配套齐全,可靠性高的优点,多年来一直是油田集输工程中使用量zui大的管材。然而,由于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到高含水期,油层污水对管道的腐蚀十分严重。据统计,油田油气集输中金属管道的平均腐蚀速度在1.0~1.7 mm/a,若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点腐蚀的速度可达13~14 mm/a,即使经过内涂特定涂料防腐处理外加沥青防腐的钢管,腐蚀依然很严重,一般情况下新管线使用半a后就会出现穿孔,需要不断的打补维修,最多3 a就要更换,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的生产。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防腐管材,其在油田的试用为油气集输工程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对普通钢管进行内壁清理,然后,在管内穿插进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通过鼓风机将穿插管紧贴钢管内壁,形成一层内防层,起到内防腐、修复管线的作用。通常有滑入穿插、凹管穿插、短管穿插3种方式。主要优点为耐腐蚀,承压高,施工方便、造价低。若在原有旧管上修复造价更低。缺点是对管线内壁光滑度要求高,再修复难度大(需专业人员)。

  涂有底漆的钢管必须在表面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石油沥青防腐施工。由于这批钢管的周长过大,如果按传统方式直接从钢管顶部进行浇注,等转到玻璃布位置时,已不能很好地浸透玻璃布。为此我们采用了玻璃布渗透沥青缠绕与沥青浇注相结合的工艺,玻璃布缠绕前先经过装有沥青液的容器预先浸湿,再由钢管上部开始缠绕,在沥青浇注端安装浇注管嘴以均匀分布沥青,浇注点设在钢管顶部以下400~500mm处,让沥青直接浇在玻璃布上。这样既保证了防腐层厚度,也可解决冬季户外施工沥青渗透率低的难题。采用此新工艺生产的管道,沥青渗透率为佰分佰。



   环氧煤沥青防腐钢管组份为环氧煤沥青底漆和面漆,都是以环氧树脂和煤沥青为主要成膜物,添加各种防锈颜料、绝缘性填料、增韧剂、流平剂、稀释剂、防沉剂等制成,B组份是改性胺类固化剂或以固化剂为主料,添加颜填料制成。本产品销售时A、B组份配套供应,施工时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二、环氧煤沥青防腐钢管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埋地或水下钢质输油、输气、供水、供热管道的外壁防腐,也适用于各类钢结构、码头、船舶、水闸、煤气储罐、炼油化工厂设备防腐及混凝土管、污水池、楼顶防水层、卫生间、地下室等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和防渗漏。

三、环氧煤沥青防腐钢管产品特点

1、本产品为高性能防腐涂料,涂层光滑、致密、坚硬,粘结力强,耐盐碱、耐海水、耐土壤微生物腐蚀、抗植物根茎穿透性等均极好。涂料与玻璃纤维布复合使用,可增强防腐层的机械性能。

2、常温涂敷,自然固化,施工简便,可使用手工或机械施工,特别适合现场使用。

四、环氧煤沥青防腐钢管技术指标

环氧煤沥青涂料按其使用功能分为环氧煤沥青底漆和环氧煤沥青面漆两类。本公司环氧煤沥青底漆为溶剂型产品;环氧煤沥青面漆为系列产品,按固体含量分为无溶剂型(GH 201)和厚浆型(GH 202)两类,又按涂层使用时的耐热温度分为耐温型(在150℃内使用,加注W)和标准型(在100℃内使用),供用户按防腐工程实际要求选用。环氧煤沥青防腐钢管

本产品企业标准为Q/DH 02-2009《液体环氧防腐涂料》,其技术指标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0447-96《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和SY/T 0457-2000《钢质管道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技术标准》等同,也符合美国自来水厂协会标准AWWA C 210-03《钢质水管道液体环氧涂料内外防腐层》的要求,




      四布六油防腐钢管是由环氧树脂、煤焦油沥青、防锈颜料、助剂、改性胺配制而成,具有干燥迅速,附着力好、柔韧性好,双组分包装、施工方便等特点。

  四布六油防腐钢管为高性能防腐涂料,涂层光滑、致密、坚硬,粘结力强,耐盐碱、耐海水、耐土壤微生物腐蚀、抗植物根茎穿透性等均极好。涂料与玻璃纤维布复合使用,可增强防腐层的机械性能。


  四布六油防腐钢管主要用于埋地或水下钢质输油、输气、供水、供热管道的外壁防腐,也适用于各类钢结构、码头、船舶、水闸、煤气储罐、炼油化工厂设备防腐及混凝土管、污水池、楼顶防水层、卫生间、地下室等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和防渗漏。

四布六油防腐钢管技术指标: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