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150t出售炼胶机|出售炼胶机哪家好|出售炼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运鑫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1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4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广东 东莞市
最后更新: 2017-03-12 22:17
浏览次数: 4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东莞市运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专业的炼胶机生产厂家,运鑫开炼机塑炼可以选用下列四种工艺方法:

1、薄通塑炼

薄通塑炼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辊距很小,一般为0.5~1.0mm。胶料通过辊缝后不包辊而直接落在接料盘上。然后把胶料扭转90度再加入,重复薄通数次直至获得所需的可塑性为止,薄通次数的多少依胶料的可塑度要求而定。可塑性要求越大需要薄通的次数则越多。薄通塑炼法的塑炼效果好,获得的可塑度大而均匀。同时对机械塑炼效果差的一些合成胶都适用,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

 

 

2、包辊塑炼

将橡胶在较大辊距下,包辊后连续过辊进行塑炼,直至达到要求的可塑度为止,在塑炼过程中需多次割刀以利于散热及获得均匀的可塑性。此法适用于并用胶的掺合及易包辊的合成橡胶。该法塑炼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但塑炼效果不够理想,可塑性增加幅度小,可塑性不够均匀。

 

3、分段塑炼

当胶料可塑度要求较高,用一次塑炼的方法达不到目的时,可以采用分段塑炼法。先将橡胶在炼胶机上塑炼一定时间,然后下片冷却,并停放4~8小时,再进行第二次塑炼。这样反复塑炼数次,直至达到可塑度要求为止。实际生产中多采用两段塑炼法。分段塑炼法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胶料能获得较高的塑性。但占用厂房面积较大,管理麻烦,不适合连续化生产。

4、化学塑炼剂塑炼

这种塑炼方法是在薄通塑炼法和包辊塑炼法的基础上,添加化学塑炼剂进行塑炼的方法。塑炼剂的用量需根据配方中促进剂的用量确定,一般为橡胶量的0.5%~1.0%,塑炼温度为70度~75度。为了避免塑解剂飞扬损失和提高其分解效果,通常先将塑解剂制成母炼胶,然后在塑炼开始时加入。该塑炼方法难呢过提高塑炼效率、缩短塑炼时间,降低塑炼胶弹性复原和收缩的可能性。

 


东莞市运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专业的炼胶机制造商,炼胶机操作的准备工作和正确操作方法如下:

1.作好准备工作

开车前必须戴好皮革护手腕,混炼操作要戴口罩,建议避免腰系绳、带、胶皮等,严禁披衣操作。仔细查看大小齿轮及辊筒间有无杂物。每班开车,必须拉动紧急刹车装置,检查制动是否灵敏可靠(空车制动后,前辊回转不得超过四分之一周),正常操作时严禁用紧急刹车装置关车。如两人以上共同操作时,必须相互呼应,确认无任何危险后,方可开车。

 

2.正确操作

先要调整好辊距,保持辊距的平衡。若两端辊距调节的大小不一,造成辊筒偏载,极易损坏设备,这是严格禁止的。加料习惯上都从动力传入端加入,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从弯矩图和扭矩图上着眼,加料应在速比齿轮端。由于传动端的合成弯矩和扭矩均大于速比齿轮端,在传动端先加入硬的大块胶料,当然更容易损伤设备。

在辊筒运转过程中,热辊筒骤然冷却,即在发现辊温过高时,突然通入冷却水,在横压力及温差应力的联合作用下,会导致辊简损伤。因此,降温宜逐步进行,建议空车降温。

 

辊筒运转中发现胶料中或辊筒中有杂物或档板胶、轴瓦处等有积胶时,必须停车处理。如遇到运输带积胶或发生故障也必须停车处理。如遇到突然停车,应按顺序切断电源,关闭水、汽阀门。严禁带负荷开车。 禁止在设备转动部位和料盘上依靠、站坐;不得在运转辊筒上方传送物件;拉推车辆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防止撞、碰人,装料时防止偏重翻车伤人。

 

 


         东莞市运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告诉您用开炼机混炼时,为什么要在辊筒上留有一定量的堆积胶?堆积胶的高度控制在什么范围为宜。

    混炼时,通常为辊缝上端保留适当量的堆积胶,当加入配合剂时,由于堆积胶的不继翻转和更替,便把配合剂带进辊缝中,并在辊缝间的剪切力作用下被擦入橡胶中。

 

      在吃粉过程中应控制堆积胶量,其高度不能超过接触角的范围(接触角一般为32-45°)。堆积胶过少,加入的粉剂不以被擦入橡胶中,甚至会被辊筒压成薄片而掉落在底盘上;过大时,胶料打滚,粉剂不易混入。

     

     东莞市运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专业的炼胶机生产厂家, 公司云集了行业内大批优秀技术、管理人才,拥有先进的机械加工、热处理设备以及精密的检测仪器.凭借优质的服务、先进的设备和过硬的技术力量为依托,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运鑫机械已与国内外多家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并逐渐在同类企业中建立了品牌地位。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