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网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

钟楼吉他、莱夫特吉他、吉他培训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莱夫特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2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江苏 常州市
最后更新: 2017-03-13 15:11
浏览次数: 4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好了,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和弦。理解和弦之前,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音程。我们在显示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有的声音我们听上去很低沉,给我们一种神秘、庄重的感觉,这些音我们就称为低音,比如轮船的鸣笛。而有的声音我们听上去很尖锐,给我们一种急促,兴奋的感觉,比如消防报警铃。声音都是由物体震动而产生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同一种物体的震动,有时候感觉高,有时候感觉低呢?这就是,物体震动的频率不同。就像物理中把力的大小用度量单位N(牛顿)来判断一样。高音与低音之间相差多少个单位,我们在音乐上,用度来表示。首先,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简单来说,就是描述高音和低音之间的距离远近程度,就叫做音程。要真正理解音程,还要再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全音和半音,全音和半音我们成为音级。这个在吉他上非常好理解,一个品,是半音,两个品就凑成全音。那么我们再细化一下,钢琴上面的哆来咪发唆拉稀(1 2 3 4 5 6 7 1)我们称为一个完整的八度音程。一个八度,是由12个半音所组成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吉他的12品要用两个原点特殊标记出来了吧。虽然1到2,2到3.3到4,4到5之间的音程关系都是两度,但是他们的音级距离却还是有区别的,1到2之间相差一个全音(两个品),而3到4之间相差半音(一个品),所以由12个半音组成一个完整的八度,我们把这个规则称为12平均律。


5、扫弦的技巧

指弹的话,把拇指和食指打十字形式,用指甲部分弹奏,使用手腕力量自然甩动“斜上斜下”,甩动的过程中右手的运动轨迹会形成一个弧度,而弧线和琴弦相切就是弹响的交接点。“斜上斜下”也是拨片扫弦的一个重要技巧,要掌握好,关键是轻柔、放松,切忌生硬。

6、熟练每个环节之后串联起所有的部分,使用节拍器,进行弹拨和跟唱,多练几遍,找到感觉,你也就掌握了弹唱的基本内容了。

三、练习要求 10天

1、使用节拍器,听常用拍跟拍唱,培养时间的均分感。

2、使用《听力大师》的节奏阅读训练,速度选择70,根据软件的建议至少通过4个课时。五线谱符号对照在PDF166

3、按清脆自己所练曲目的每一个和弦的音,如果和弦按不好的话,就倒回去再练习爬格子,把自己手指的力量和延展性练习出来,再来练习按和弦。熟练和弦转换,打准节拍,掌握这首歌的弹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面就可以开始正式地介绍和弦啦。因为和弦的知识到处都有,所以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我只说明一下,这个阶段要如何学习,方法是什么?怎样不那么困难地跨过学习吉他过程中的这第二道坎。我们前面已经知道,单个音是有自己的频率的,也就是自己的音高。后来,我们发现,如果把几个不同高度的音,组合在一起,他们共同发出来的音,我们听上去会非常和谐,而且也很好听,甚至有的时候,把各种不一样的音拼在一起,还可以营造各种不同的感觉,比如神秘感,欢快、豁然开朗等等等等这些感觉。这就是和弦。一句话说明就是: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将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的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合,就成为和弦。就好比你打麻将,你做大对子可以胡牌,做清一色可以胡牌,做13幺也可以胡牌。和弦也一样,你用135可以组成一个和弦,246也可以组成一个和弦,357同样也可以组成一个和弦。

因此,和弦的数量可以是非常非常多的。同时,和弦又分为三和弦(三个音组成)、七和弦(4个音组成)等。1 2 3 4 5 6 7 我们在标准的乐理里用 C D E F G A B表示,记住啦,后面有用。

有人要问了,你骗人,吉他里面的C和弦,虽然我只按了三根弦,但是我扫弦的时候明明是扫的六根弦,就有6个音,你凭什么说只有三个音组成呢! 额,对,确实是6个音,虽然你按的是C和弦(1 3 5)但是剩下三根弦的音同样也是1 3 5,C和弦按住以后,从6弦依次往下扫,分别是313513。你看,虽然他们之间相差了一个八度,但是他们的组成音,仍然是1 3 5呀!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对,所以我们吉他需要调弦,调成标准形式,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是前人总结下来的财富。基于这种调弦,我们可以方便地用手简单地按出很多常用的和弦。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