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网 » 机械及行业设备 » 机床 »

定做丝杠,利兴机械,精密丝杠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济宁利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2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山东 济宁市
最后更新: 2017-03-13 15:53
浏览次数: 2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滚珠丝杆不顺畅有跳动的原因,滚珠丝杠有跳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的朋友都不是很清楚,其实滚珠丝杠不顺畅有跳动的原因是有很多种,那下面我厂的技术人员给大家说说滚珠死扛不顺畅的原因。

1、丝杆加工的问题

(1)、丝杆或者螺帽珠槽表面粗糙

(2)、钢珠、螺帽或者螺帽真圆度超出公差范围

(3)、丝杆或螺帽的导程误差或者圆直径超出公差范围

(4)、反相器组装不当

(5)、钢珠大小或者硬度不均

以上的问题不该在高品质的产品中发生才是

2、超过行程

过行程会造成会六七的损坏或者凹陷,甚至回流管的断裂,而造成钢珠无法正常运转:在这恶劣的运转条件下,可能造成丝杆或者螺帽珠槽表面的剥离。过行程发生的原因可能发生发生于机台设定、极限开关失效或撞车,为防止造成滚珠丝杆进一步的损坏,重新安装滚珠丝杆须让专业人事重新检修。

4、回流管损坏

回流管在安装时受到严重的撞击,回流管可能造成凹陷及引发前述相同的问题。

5、偏心

如果螺帽座与不同心时会产生径向负荷,两者偏心量太大时会造成丝杆弯曲,甚至偏心的情况,不足以造成明显的丝杆弯曲时,异常磨损仍持续发生,并使得丝杆精度迅速下降;而螺帽额定的预压力越高偏心境地的要求越高。

6、丝杆与螺帽座子结合不当

螺帽安装时倾斜或偏心会造成异常负载,使用马达连接旋转时会产生电压不稳。

7、搬运时造成滚珠丝杆的损坏


滚珠丝杆的内循环和外循环,滚珠与丝杠脱离接触的称为外循环;始终与丝杠保持接触的称为内循环。滚珠每一个循环闭路称为列,每个滚珠循环闭路内所含导程数称为圈数。内循环滚珠丝杠副的每个螺母有2列、3列、4列、5列等几种,每列只有一圈;外循环每列有1.5圈、2.5圈和3.5圈等几种。

1) 外循环:外循环是滚珠在循环过程结束后通过螺母外表面的螺旋槽或插管返回丝杠螺母间重新进入循环。外循环滚珠丝杠螺母副按滚珠循环时的返回方式主要有端盖式、插管式和螺旋槽式。端盖式:在螺母上加工一纵向孔,作为滚珠的回程通道,螺母两端的盖板上开有滚珠的回程口,滚珠由此进入回程管,形成循环。插管式:它用弯管作为返回管道,这种结构工艺性好,但是由于管道突出螺母体外,径向尺寸较大。螺旋槽式:它是在螺母外圆上铣出螺旋槽,槽的两端钻出通孔并与螺纹滚道相切,形成返回通道,这种结构比插管式结构径向尺寸小,但制造较复杂。外循环滚珠丝杠其外循环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使用广泛。其缺点是滚道接缝处很难做得平滑,影响滚珠滚道的平稳性。

2) 内循环:所示为内循环滚珠丝杠。内循环均采用反向器实现滚珠循环,反向器有两种类型:1、圆柱凸键反向器,它的圆柱部分嵌入螺母内,端部开有反向槽2。反向槽靠圆柱外圆面及其上端的圆键1定位,以保证对准螺纹滚道方向。2、扁圆镶块反向器,反向器为一般圆头平键镶块,镶块嵌入螺母的切槽中,其端部开有反向槽3,用镶块的外轮廓定位。两种反向器比较,后者尺寸较小,从而减小了螺母的径向尺寸及缩短了轴向尺寸。但这种反向器的外轮廓和螺母上的切槽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滚珠丝杠常用支承方式

根据滚珠丝杠副工作时的受力状况,丝杠支承常以止推轴承和向心球轴承组合,其支承方式有以下几种:

1)双推一自由式在一端装止推轴承,另一端悬空。因其一端是自由状态,故承载能力小,轴向刚度低。

2)双推一简支式一端装止推轴承,另一端装向心球轴承,轴向刚度不太高;使用时应注意减少丝杠热变形的影响,安装时应注意使热源和丝杠工作时的常用段远离装止推轴承的一端,以避免推力轴承因丝杠热伸长而产生间隙。

3)单推一单推式止推轴承分别装在滚珠丝杆的两端并施加预紧。可以提高滚珠丝杠的轴向刚度;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因此丝杠工作时只承受拉力。但这种安装方式对丝杠的热变形较为敏感,同时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

4)双推一双推式两端装止推轴承及向心球轴承的组合,为使丝杠具有大的刚度,它的两端可用双重支承,即止推轴承和向心球轴承,并施加顶紧力。该方式适合于高刚度,高速度.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但这种结构方式可使丝杠的热变形转化为止推轴承的预紧力,因此设计时要求提高止推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支架刚度。

值更换新的钢球,配做新的螺母。这样修出来的丝杠应完好如新。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