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厦门权威的翠青釉鉴定专家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古董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个
供货总量: 10 个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福建 厦门市
最后更新: 2018-08-18 15:45
浏览次数: 8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公元1402年,靖难之变告捷,明成祖朱棣从其侄建文帝手中夺得政权,把首都从南京迁移到北京,有效的抵御了蒙古各部的侵扰,加上恩威并施,使蒙古、西藏、东北渐渐稳定下来。永乐帝在加强皇权、创造安定的政治局面的同时,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大大推动了制瓷工艺的进步。自永乐三年(1405年)始,三宝太监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足迹远涉地中海、东非一带,即向外推销了精美的瓷器,又带回了制瓷所需的“苏麻离青”色料。由于中外文化和贸易的交流,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在器形、纹饰、品种都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以后的瓷器发展真正的拉开了序幕,工艺日臻成熟,从几厘米的小罐、碗、杯到五六十厘米的炉、盘烧造得非常成功。器物造型规整端庄,纹饰精美大气、胎釉细润光 
永乐皇帝对白瓷情有独钟,《明太祖实录》永乐四年十月丁未条有这样一段记载:“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素洁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洁素莹然”之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无彩绘的素白瓷,所言“甚适于心”表示永乐皇帝对白釉瓷器非常喜欢。另1412年,在当时首都南京建造一座白色大报恩寺塔,此塔塔身为九层,全部用精美的白瓷砖砌成。我国民俗中白色含有“孝”及“哀”之意。永乐皇帝以白色为贵,并以白色建塔,很可能是缓和他登基后的社会矛盾,永乐帝发动“靖难之役” ,以武力废除其侄建文帝,自己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永乐。这种行为以儒家的观点看是不忠不孝之举,所以为巩固帝位,争取民心,永乐皇帝在夺得天下后建次白塔。可能含有公开哀悼其父朱元璋和马皇后之意,此外明王世贞的《名卿绩记》一书内还有这样一条记载:“洪武中诏,选十高僧分侍诸王,广孝与燕,因私文庙曰:‘若蒙殿,厂下弃当奉上白帽子戴。’”。文中广孝是一僧人,名姚广孝,法名道衍,据说此人颇有谋略,朱元璋令其辅佐当时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永乐帝。广孝言“王”字上加一“白”字,实际上是指“皇”字,后来燕王手下都戴白帽子。当驻地一统天下后,一直以“白”字为吉,对白瓷也就偏爱至深。因为皇帝的嗜好,所以白瓷大量烧造,并达到中国白瓷烧造水平的zui高峰。 
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均造型规整秀美,胎体致密,厚薄适中,通体青釉素裹,不另加装饰,釉面玻璃质感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 
“ 
青釉是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的釉种。商周时期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出釉色纯正的青釉。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 
宋代汝窑天青釉被视为稀世之珍,粉青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豆青,康熙朝的苹果青等均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天青色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粉青釉是青釉的一种,呈粉润的青绿色,如半透明的青玉,首创于南宋龙泉窑,并风行一时。粉青釉是石灰碱釉的一种,在生胎上挂釉,釉层较厚,以铁为呈色剂并含有少量的锰、钛,用1180℃—1230℃的高温还原焰烧成。雍正时期的粉青釉与天蓝釉器型类似,光素器较多,此外釉暗花纹的,工艺精细。见莲瓣口尊、1壶、扁方委角壶、印花八角暗八仙锣式洗等。官窑器多署青花篆书(琢器较多),楷书(圆器较多)款。 
青釉,亦称“青瓷釉”。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zui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 蓝,有时为青。” 
青釉是我国zui早的颜色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陶器。当时原始瓷器上的青黄色釉就是青釉的前身。到了汉代,我国先民1次烧制出了颜色纯正的青釉瓷器。唐代,青釉烧制进一步成熟,日臻完美,被盛赞为“千峰翠色”。宋代时创烧的粉青和梅子青状如青玉,将青釉瓷器推向巅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 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并出现了众多名贵的品种。 

大致上,常说的青釉有缥色、秘色、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梅子青等。 
天青釉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瓷器釉色名,又名“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我国古代陶书描写的青如天,明如镜,正是这种釉色特点的形容。 

天青釉在宋代的名窑中就开始出现,嗣后各代都有仿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优美的传统色釉大放异彩,除装饰陈设瓷以外,还广泛地用它装饰茶具、餐具、酒具、糖缸等日用瓷,受到广大工农兵的一致称赞。天青釉是以钴为着色,以釉果,长石作釉料,并以钙,镁质原料作溶剂,釉料应球磨至细。生坯施釉,一般多采用喷釉或浸釉与喷釉相结各的施釉方法,在1280-1300℃窑温下烧成,气氛以还原焰为主。 

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粉青釉,釉色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达到类玉的效果,为青釉中zui佳色调之一。属石灰碱釉的一种,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还有少量的锰和钛,用1180-1230℃的高温还原焰烧成。 

雍正时期的粉青釉与天蓝釉器型类似,光素器较多,此外釉暗花纹的,工艺精细。见莲瓣口尊、1壶、扁方委角壶、印花八角暗八仙锣式洗等。官窑器多署青花篆书(琢器较多),楷书(圆器较多)款。 
为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窑所创。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泽光润,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因釉汁垂流,器物肩部色泽淡雅,下部较浓重。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通体翠青釉,不另加装饰。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