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网 » 电工电气 » 电线、电缆 »

铝合金电缆厂家|西安铝合金电缆|★西安铝合金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计算机电缆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1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4 天内发货
所在地: 陕西
最后更新: 2015-08-07 13:54
浏览次数: 8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随着铝合金电缆热潮的来袭,市场上真假铝合金电缆产品无从辨别,乱象重重。究竟何为真正的铝合金电缆?在实际使用中,铝合金电缆能彻底代替铜芯电缆吗?铝合金电缆在技术、工艺、检测上跟普通电缆一样吗?面对一系列的疑问,中缆在线特别策划了该专题,旨在汇聚行业专业力量,集百家之言,揭开铝合金电缆神秘面纱,厘清铝合金电缆乱象,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铝合金电缆简述与标准

铝合金电缆是采用特殊紧压工艺和退火处理等先进技术的新型材料电缆。铝合金电缆弥补了以往纯铝电缆的不足,提高了电缆的导电性能、弯曲性能、抗蠕变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能够保证电缆在长时间过载和过热时保持连续性能稳定。

目前,铝合金电缆主要分为非铠装铝合金电缆、铝合金带联锁铠装铝合金电缆、钢带铠装铝合金电缆、钢丝铠装铝合金电缆四大类。

铝合金电缆与传统电缆的材料及工艺结构等有一定的差异,铝合金电缆的导体采用铝合金单丝紧压合股方式,导体截面为圆芯,其线芯紧压系数达到了92%,导体非常密实,和传统的铜芯电缆、铝芯电缆在导体截面上可以明显看到差异。

就实际性能来看,铝合金电缆虽然并未提高纯铝电缆的导电性,但其弯曲、抗压蠕变和耐腐蚀等物理、机械性能却大大提高。相比较铜质电缆,铝合金电缆在重量、价格以及工程安装等方面则具备铜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俗的说,就是在相同电气性能和更好机械性能的前提下,铝合金电缆更具经济性,且应用领域广泛。


国家能源局拟发布的《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和《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两项铝合金电缆相关标准充分考虑到美国成熟的铝合金电缆技术,所以制定标准时主要参照上述国外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制定(注:ASTM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缩写)。《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和《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这两部标准是真正铝合金电缆行业的国家标准。至于新近颁布的GB/T 29920-2013 《电工用稀土高铁铝合金杆》标准是主要针对稀土高铁铝合金杆材料的生产、销售,也就是说你要生产、销售稀土高铁铝合金杆材料时参照这个标准,与按照《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和《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标准生产、制造符合AA8000系列技术要求的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和铝合金电缆是有区别的。这是一部针对电工圆铝杆材料的标准。对于没有自己导体铝合金材料生产能力的厂家,因要到处采购类似稀土高铁铝合金杆材料和8030铝合金杆材料,那《电工用稀土高铁铝合金杆》和新版《电工圆铝杆》标准对这些厂家就有了相关性。其实不管用哪一种铝合金杆材料,生产出的导体铝合金线和铝合金电缆都必须满足《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和《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这两部标准的要求。铝合金电缆产品品质主要由《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3、主要原材料价格及来源列表

  表3:主要原材料价格及来源列表

  备注:原材料价格日期:2014-11-18;单位:元/千克。

  4、生产成本分析

 近年来,我国线缆人士对铝合金电缆认知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认为铝芯电力电缆、铜包铝电力电缆以及铝合金电力电缆无法进入国家电网,“以铝代铜”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另一种是觉得线缆制造企业的盲目宣传、媒体的过度渲染以及电缆终端用户和设计使用者的质疑,都将助推铝合金电缆市场火热起来。以上的两种观点在铝合金电缆收归国家电网2014版新技术目录的那一刻,都被证实了是错误的。铝合金电缆终于光明正大地进入了电力系统市场。

  对此,长期从事铜铝导体研究、生产的上海电缆研究所院士黄崇祺表示,实事求是,线缆行业“以铝节铜”的步伐才能够走得更稳健。

  首先,铜、铝(铝合金)导体特性不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谁替代谁或“非黄即白”,因此导体“以铝节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该用铜的线缆产品就用铜,对可用铜或铝作导体的产品,需经科学试验,试用成功后才能广泛应用,切勿盲目推广。

  其次,“以铝节铜”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但由于各国国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程度不同而出现走走停停反复发展,不过前景大体上是明朗的。电缆材料到底是用铜、铝还是铝合金,应由终端用户的设计方案和使用者根据综合经济技术效果和运行安全可靠性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