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网 » 电工电气 » 电线、电缆 »

升降机专用电缆,施工电梯,升降机电缆在哪里使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平行集束导线
单价: 电询
起订: 1
供货总量: 5000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陕西
最后更新: 2015-08-03 14:02
浏览次数: 7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升降机电缆断零不能有的问题:

     现假设白炽灯泡前的中性线因故中断,如图(一)所示,则150W和15W灯泡成为串联后接在380V单相回路中。我们知道白炽灯泡基本上是个电阻性负载,其阻值R与功率P成反比,也即

                           R∝1/P

 图(一)三相四线回路“断零”后三相负载不平衡,三相电压也不平衡

因此如果150W灯泡的电阻为R,则15W灯泡的电阻为10R,升降机电缆这样380V电压就按1与10的比例分配在两个灯泡上。150W灯泡上的电压仅为35V,而15W灯泡上的电压则高达345V,它很快就被烧坏。为进一步分析清楚,可作图(二)的电压相量图,如图(二)所示。从图可知三相回路相间电压仍为380V不变,负载侧的中性点由O点漂移到O′点,中性线对地电压达190V(在无等电位联结作用的TN系统中,此电压不烧坏设备,但可引起电击事故),升降机电缆而空载的L1相电压则高达364V,三相电压极不平衡。

   白炽灯泡的寿命T与施加电压U的14次方成反比,即

           T∝1/U14

施加电压越高,灯泡寿命越短。需要说明,升降机电缆白炽灯的寿命是指光通量降至额定光通量的70%的使用时间。图(一)中15W灯泡承受电压为其额定电压的345/220=l .

6(倍),如15W灯泡正常寿命为1000h,则按上式计算其寿命将缩短为1 .

9h。这时灯丝尚未烧断,但光效已很低。电视机显像管灯丝的寿命在此情况下也难免有很大程度的缩短。


升降机电缆能否采用我国有的规范规定的带“断零”防护功能的断路器来防“断零”危害?

      我国有的设计规范中曾有装设中性线断线故障保护的规定。它规定用升降机电缆检测TN系统中PEN线断线后电位升高的故障电压使断路器跳闸来防“断零”危害。这种故障电压型开关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曾使用过,但30年代起即不再使用。因它需单独另设一个不受其他接地极电位影响的零电位接地极来检测PEN线的电位,这在建筑物林立的城市里是难以做到的。而这种中性线断线故障保护还要求断开PEN线,升降机电缆这又是违反IEC标准的基本安全要求的。所以这种防“断零”危害的规定在理论上是难以成立的,在新规范中已不作规定。现时有一种要求,在回路断路器上增加过电压防护功能,在“断零”过电压将大量烧坏设备时切断电源。这恐是不规范的饮鸠止渴的消极做法。因为当用电电压超过正偏差允许值后,设备寿命都将不同程度上缩短,只是烧坏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并没有切实解决“断零”烧设备的问题。


升降机电缆国际上对“断零”危害的防范有何措施和规定?

      发达国家现时能借装设检测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的检测仪器或智能型断路器在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超过15%时报警或切断电源的方法来防范“断零”危害。升降机电缆但这种仪器或断路器售价高昂,不可能广泛采用,一般只在线路的选用和敷设上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断零”的发生来防止“断零”烧毁设备。例如IEC标准规定TN系统中的PEN线只能用在固定安装的电气装置内,不论相线截面积多小,PEN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10mm2铜线或16mm2铝线,以保证其机械强度,防止“断零”。升降机电缆例如一个三相四线回路的导线应用3×4mm2+1×10mm2铜线而不应用3×4mm2+1×2 . 5mm2或4×4mm2铜线。这时PEN线截面积不是相线截面积的1/3或1/2,而是2 .5倍。这是因为在TN系统中如果PEN线折断,不但电气设备失去接地,招致种种电气事故,还可因“断零”而导致大量单相设备烧坏,后果十分严重。

      升降机电缆对于只作载流而不作保护接地线的无谐波电流成分的三相回路中的中性线,IEC标准规定建筑物内当相线截面积小于或等于16mm2(铜)或25mm2(铝)时,中性线截面积应和相线截面积相等而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积。当相线截面积大于16mm2(铜)或25mm2(铝)时,中性线截面积至少应为16mm2(铜)或25mm2(铝)。IEC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提高中性线的机械强度,以减少“断零”危险。升降机电缆如果三相回路内存在大量三次及其奇数倍谐波电流,中性线截面积有时还应大于相线截面积,但这是出于防回路绝缘的过热而非出于提高机械强度的考虑了。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