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厦门专业的青铜三足鼎鉴定够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电询
起订: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福建
最后更新: 2017-12-06 22:46
浏览次数: 27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zui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的铜鼎。

    东周尤其是春秋战国以后,在周王室衰微、礼乐制度崩溃、政治多元化格局的背景下,代表王权的青铜礼器从全盛的顶峰逐渐衰落下来。各国开始制作新的器型及纹饰,表现出自由性、多样性、地方性的艺术风格。尤其是装饰纹饰的变化象征意味更加深远,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审美取向。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美的理想有两种,繁复华丽之美和简约素净之美。从春秋到战国,是由繁缛向简约过度的阶段。纹饰器形无论是具体写实的,还是抽象表意的,都有了写意的意味。几何纹饰除了承载着演化前的实物韵味引发联想外,间接的寓意更为丰富,甚至具有朦胧多义的象征意味。因而此时期的器物多带有这种风格转变的特征。

zui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口沿两侧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 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 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现存zui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