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乌鲁木齐镀铜离子接地极Φ54*2000现货低价出售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惠丰
规格: 可定制
运输: 物流
交货方式: 款到发货
单价: 电询
起订: 1 套
供货总量: 10000 套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河北 沧州市
最后更新: 2017-10-17 22:55
浏览次数: 11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有一个定制防雷产品的,叫惠丰防雷;有一个号码,叫15720485781;有一种掌声,叫好评不断;有一种品质,叫接单后开始制作;有一种责任,叫对您全程负责;有一种效果,叫高效持久!惠丰防雷,专业的防雷接地产品生产厂家!乌鲁木齐镀铜离子接地极Φ54*2000现货低价出售,量大更从优!惠丰防雷全国服务热线:15720485781。

【离子接地极介绍】

离子接地极由先进的陶瓷复合材料、合金电极、中性离子化合物组成,以确保能提供稳定的、可靠的接地保护。电解离子接地极的主体是铜合金管,以确保较高的导电性能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其内部含有特制的、无毒的电解离子化合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潮解作用,将活性电解离子有效释放到周围土壤中,正是因为电解离子接地极不断地自动释放活性电解离子,使得周围土壤的导电性能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於是故障电流能顺畅地扩散到周围的土壤中,从而充分发挥接地系统的保护作用。??

  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接地系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乾燥的气候里,土壤往往是松散的,土壤导电率很低,此时传统接地方法往往不能发挥良好的保护效果。电解离子接地极所包含的特制回填料具有非常好的膨胀性、吸水性及离子渗透性,使电解离子接地极与周围的土壤保持良好的接触界面,无论天气或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使电解离子接地极保持最佳的接地保护效果。

【惠丰离子接地极的说明】

项目

惠丰电解离子接地棒

传统接地方式

金属材料

99% 纯铜体

一般采用镀锌扁钢和角钢

安装工序

简单,安装时间短

复杂,安装时间长

需要的辅助材料

内置电解盐(购买时就已经在棒体内,不需另外加工)

各种降阻剂??

对环境的影响

中性材料,绿色环保,对环境无影响

现在市场上的各类降阻剂均含有毒物质或腐蚀强

工程费用

材料费高,安装施工费用低

材料费低,安装施工费用高

连接

最新的高温熔焊技术,电气性能稳定,电阻低

电焊,连接点电气性能不稳定

防腐能力

纯铜材料,耐腐能力比镀锌钢强3 倍,比钢强10

一般

导电能力

纯铜材料,比钢强10

一般

适用环境

山区、沙土、高腐蚀性土壤、可施工面积较小或周边环境恶劣的场所

有较大面积或土壤环境较好的场所

投资效果

一次性投资大,但使用时间长且不需维护

第一次投资较少,但需经常维护,重复投资较大

接地效果

很稳定,接地电阻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不稳定,受环境影响大

使用寿命

30 年以上

数年内

结论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明显看到,RT-DL 电解离子接地系统虽然初次投资比传统方式大,但它的各项优势如使用寿命、接地效果、适用环境、安装工序等方面是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

惠丰离子接地棒技术优势

用量相比其它同行业产品减少60-80%开挖面积大幅减少,降阻显著。节省了施工和劳力成本。

离子铜包钢接地棒技术优势:??

1、使用寿命长

接线柱、螺帽选用黄铜资料,外材选用高纯度T2紫铜管。导电率高,抗腐蚀,使用寿命长达70年。

2、施工简易

装置面积小,可垂直或水平安装。连接方式可选热熔焊接或铆接。

3、绿色环保

所有资料都不含有害物质,物理降阻原理。适合环境要求较高的工程。

4、独创anionmula负离子降阻技术

内含9种高导电率材料,采用VSSIO独创的anionmula第三代配方。通过电离、吸水及释放活性负离子,提高土壤的导电能力,降低电阻。其效果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特别适合要求见效快、或稳定性高的地网。

5、降阻效果显著用量少。??

电解离子接地极安装要求--接地极垂直配置埋没深度不应小于0.6米。接地干线应使用截面积95mm²导电率40%的铜包钢绞线,用放热焊接将所有电解离子接地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闭合接地网。除接地体外,接地体的引出线应作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螺栓连接部分应补刷防腐漆。



公司电话:0317-855-7781

公司手机:157-2048-5781

业务QQ:  2993886703

公司网址:http://www.bthfflqc.com/

公司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工业开发区

(联系人:李沙沙、曲艳玲)

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