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教师课题研究缺什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电询
品牌: 课题研究
销量: 累计出售 0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0 人关注
更新: 2020-06-12 14:12
数量: 减少 增加件 库存33件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课题研究缺什么

教育实验是教育科研中行为最复杂、要求最严格、方法最规范、科学最强的实验。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育实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趋势,在科研课题验收和工作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系列问题:

缺乏规范 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在进行教育实验时,只提交一份实验报告(有的充其量只能算是论文或工作汇报),几乎没有任何过程的档案材料,有的教育实验用子课题的研究计划、研究报告来代替总课题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报告,主件不清,辅件不明;更有甚者,实验题目本身就不明确、不具体或不合逻辑,如“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活起来”。

缺乏统筹 教育实验大多是学校自发行为,是否开展教育实验,开展哪项教育实验,几乎都由学校自己决定、自主选择;校际间缺乏交流,上下缺少沟通。

缺乏计划 实验计划《方案》匆忙而粗糙,实验的自变量没有可操作,因变量不具可测量,无关变量没有实验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什么时间进行到哪一步,哪一步骤由谁具体负责,实验的预期效果等都不明了。

缺乏严肃 学校从报刊或参加研讨会中,得知某项教育实验的信息,不作任何可行论证,便心血来潮,循风而动。有的学校或为了得到重视科研的美名,或为评职晋级,或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于是将教育实验变成了应景之作。

缺乏历史 部分中小学在开展教育实验时,不了解相关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影响,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有些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致使教育实验走弯路。

缺乏辩证 一些中小学(或教师)在实验报告中对实验结果不作辩证分析,只说正面,不讲负面;只谈成功,不言失败,孰不知“失败”中恰恰可能蕴含着最有价值的因素。

解决实验问题的对策如下:

增加实验研究过程的科学含量。课题的确定,要从学校或教师个人教育工作实际问题中寻找课题,课题要有明确的实验假设,要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并经论证后正式定题。

明确构成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做好实验的前测和后测。

依《实验计划》对原始资料、统计分析资料以及阶段总结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

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培训。培训可从两方向进行:一是科研骨干培训。以校本培训教材《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依据,通过专题讲座、实验专题报告进行培训。二是课题培训。对本题实验指导的理论、实验变量、方法步骤、实验测查、专项措施进行课题培训,使实验课题的每一成员都要基本掌握实验方法的要素及关键。

积极组织教研人员参与课题研究,这对提高研究理论水平,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具有极重要作用。

加强科研检查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对重点实验研究课题进行检查,并实施专业技术规范研究过程。

建立校际间的课题研究组织。通过学校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合力攻关。

为有效的实施过程管理,必须建立课题组,组内明确分工,不允许有任何理由的挂名。要有专门组织机构(科研室或科研处)负责本校科研规划、管理及社会化科研协作。

采取有效激励机制,把教育理论、科研方法的学习作为教师自学的重要内容。此外,校长应带头参与实验。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商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