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甘肃低温培养摇床NS-200D台式培养摇床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起批 1-5件 6件以上
价格 商币10500.00 商币10300.00
品牌: 杭州川一
销量: 累计出售 0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3 人关注
更新: 2020-03-11 18:44
数量: 减少 增加件 库存1000件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如何选购恒温振荡器(恒温摇床) 很实用

为了大家更好的选购适合自己试验室的恒温摇床,医流商城给客户讲讲如何购买恒温振荡器(既恒温摇床)。国产做恒温振荡器(摇床)的主要厂家有五十家左右,选择恒温振荡器(摇床)主要有两种:温度和容量,市场上大概对恒温摇床的温度定义为两种:常温和低温,常温正常温度是:室温+5~60度,低温:3-55度,这个时候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验需要就知道自己要的是常温还是低温,一般低温的恒温振荡培养箱(摇床)比恒温的恒温振荡器摇床价格比较高,低温的往往比恒温的价格高出1000-1500元。

其次:看的是容量:市场上常用的两款摇床的型号为TC-100B/200B系列,一般大容量可以放到1000ml1000ml以内的也可以选择)还可以做弹簧夹(可以放置培养瓶、离心机、以及不同大小的瓶子)有些客户说我需要的量特别小,500ml或者 250ml就够用了,而且想买便宜一点的,这个时候我们建意客户购买TC-100C恒温振荡培养箱(恒温摇床),这款是价比比较高,而且体积较小,外表比较美观,受很多客户的喜爱,重要的是他有变频功能,

有些客户希望边振荡边培养,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光照恒温振荡器

产品说明:

川一仪器智能恒温培养摇床广泛应用于对温度、振荡频率、振幅有较高要求的细菌培养、发酵、杂交和生物化学反应及发酵、细胞组织研究等。在医学、生物学、分子学、食品、环保等研究应用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生物恒温摇床的使用与维护要点

  生物恒温摇床是一种多用途的恒温摇床,是植物、生物、微生物、遗传、病毒、环保、医学等科研,教育和生产部门作精密培养制备不可缺少的实验室设备,适用于各大中院校、油化工、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科研部门作细菌、生物、生化、细胞、菌种等各种固态、液态化合物的振荡培养。

生物恒温摇床使用说明:

1、装入合适的培养烧瓶或者试管。

2、每次停机前,各开关应置于非工作状态,定时器置“零”,切断电源。使用仪器前,先将调速旋钮置于zui小,关“振荡开关”。

3、接通外电源,将电源开关置于“开”的,指示灯亮。开“振荡开关”,指示灯亮,缓慢调节调速旋钮,观察转速显屏,升至所需转速。

4、仪器应放置在较牢固的工作台上,环境应保持清洁整齐,通风干燥,给排水方便。选择定时,将定时旋钮调至“定时”或“常开”。

5、选择恒温摇床的温度和转动频率:请参照使用说明书操作即可。

生物恒温摇床维护保养:

1、仪器在连续工作期间,每三个月应做一次定期检查:检查是否有水滴、污物等落入电机和控制元件上;清洁轴流风机上的灰尘;检查保险丝、控制元件及紧固螺。

2、正确地使用和注意仪器的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可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3、严禁在正常工作的时候移动机器,用户提供的电源插座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4、器具应放置在较牢固的工作台面上,环境应清洁整齐,通风良好。

5、生物恒温摇床经长期使用,自然磨损属正常现象。仪器在使用一年之后,若发现电机有不正常的噪声,加热系统出现异常、传动部分轴承磨损,皮带松动或出现裂纹,加热恒温出现异常,电控元件失效等故障。

6、严禁物体撞击恒温摇床,严禁儿童接近机器,以防发生危险。

 


主要特征:

1、积分负反馈控制待删除信息了转速,温度的精准,可靠。

2、独特驱动系统,使机器运转平滑、稳定、耐久、可靠。

3、智能化声光报警环境扫描微处理控制器。全温度恒温摇床有开盖自停保护,自诊断、安全报警功能。

4、大屏幕背景光液晶显示屏,中文字幕人机对话提示功能,同时显示实测值、设定值和机器运行状态

5、运行参数可记忆、保护。电源意外断电,来电后自动按原设定程序恢复运行。

6、运行参数加密码锁,避免人为误操作。有光照和紫外消毒功能。

7、独特的电机过热、温度失控自动断电保护装置。

8、恒温培养摇床定时范围为999小时,液晶屏显示设定时间和剩余时间。

9、独特慢启动设计,防止了骤然启动造成的摇瓶液体外溅,有效保证了定量实验的准确。

10、恒温培养摇床智能制冷无霜运行技术,可使设备在低温状态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11、电子封闭可调式封闭循环加热、制冷系统。静音风扇设计和强制对流方式,确保了良好的恒温效果。

12、台式全温度恒温摇床流线型、超大视窗设计,ABS箱体,镜面不锈钢内衬和腔体组件,倾斜式人化控制面板。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商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