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吉林无菌检测器ZW-2008智能集菌仪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起批 1-5件 6件以上
价格 商币6500.00 商币6400.00
品牌: 杭州聚同
销量: 累计出售 0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6 人关注
更新: 2018-10-24 09:24
数量: 减少 增加件 库存1000件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吉林无菌检测器ZW-2008智能集菌仪主要特征:

1、新型泵头:过滤更顺畅,更均匀,更安全。

2、固定档位设计:设有“40R”“ 60 R”“ 160R”“ 240R” 四大档 位,可以满足大输液、粉针、水针等各种剂量供试品的过滤需求。

3、分体式的排液槽设计:可以自由移动,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槽内为弧形设计,废液不会残留在槽内,解决了长期实验后可能会产出的细菌。

4、瓶形支架设计:解决了传统的大瓶支架、小瓶支架更换带来的麻烦 和操作过程中供试品掉下来的风险。瓶形支架将供试品牢牢固定在支架上,即安全,又美观。

5、智能集菌仪圆形卡口设计:传统式直角卡口在装软管的时候都是很费劲的,有时候还会把管子卡破,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现在圆形卡口,可以轻轻一卡,软管就可以进去,非常方便。

6、一体化开关设计:避免在机壳上开过多的孔,使机壳的清洁度更高,更人性化。

7、扳手根据人体力学设计而成,可以轻松将皮管卡牢。

8、增设脚踏开关,更便于实验操作。


吉林无菌检测器ZW-2008智能集菌仪集菌仪产品介绍

是一次性使用全封闭集菌培养器的配套使用设施,供试品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实施正压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供试品通过进样管道连续被注入集菌培养器中,利用集菌培养器内形成的下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收集在滤膜上,通过冲洗滤膜除去供试品的抑菌成分。然后把所需培养基通过进样管道直接注入集菌培养器中,放置规定的温度培养,观察是否有长菌现象

   集菌仪特点:超小型化设计,减少了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的操作空间占用; 操作开关位于机身前侧,有效防止液体渗入仪器内部;泵头具有安全保护功能,避免误操作时对人员的伤害、蠕动泵头为L316 不锈钢材质;采用电机直接驱动,运行功率低,有效降低机身表面温度;采用无级调速,具有转速记忆功能;德国进口LED 显示屏,具有防水功能;脚踏开关防水接口;悬杆的高度可根据净化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载瓶环为瓶形设计,有效保护样品,与国际接轨;不锈钢机壳经镜面处理,表面光洁平整,便于清洁和消毒处理;独立排液槽设计,方便清洁维护;并配有支架,解决贵重样品的难题

   集菌仪适用范围制行业:纯化水、无菌制剂(大输液、粉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眼用制剂、保养液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纯化水、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静脉导管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食品、饮料行业;环保行业等。


技术参数:

型号:ZW-2008

电 源 :220/50Hz

转 率 :120W

转 数 :0-240prm

悬架总高度:35cm

重 量 :15kg

机壳材料:L304不锈钢材料

外形尺寸:42*26*12cm

 吉林无菌检测器ZW-2008智能集菌仪智能集菌仪使用说明书

4.1.1 将仪器置于平稳的操作台面,将各附件逐个安装妥当,把电源线插头插入匹配的电源,开机后看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4.2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4.2.1 将仪器置于平稳的操作台面,其工作环境应避免震动和物质的侵蚀。 
4.2.2 将悬杆、排液槽安装在指定的部位。 
4.2.3 插上电源,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操作面板显示设定的转速旋转ADJ调整旋钮到预定的转速(一般为60~120转/分) 
4.2.4 启动机器按START/STOP 按下时泵开始工作,机器上放的红色指示灯亮,再按抬起时泵停止工作。 
4.3 无菌检测操作过程 
4.3.1 取出一次性培养器先检查包装是否无损,在无菌室内打开无菌包装。 
4.3.2 将一次性培养器逐个插放在不锈钢排液槽上。 
4.3.3 将一次性培养器的弹性软管装入集菌仪的蠕动泵头,要求定位准确,软管走势顺畅。 
4.3.4 用中间的插到样品瓶里,然后用尾端插到稀释液里,开机,将稀释液倒置,把液体打入样品瓶中,样品瓶中液体加满后,放下稀释液,再倒置样品瓶,使样品通过培养器进行集菌。 
4.3.5 完成集菌后,开启已灭菌好的培养基瓶,将前端针头插入培养基中,稀释液瓶中不要拔出。 
4.3.6 摘下一次性培养器顶部空气滤器开口的胶塞,套在一次性培养器的底口上, 
4.3.7 用夹子夹闭与一次性培养器连接部的软管,留出5-6cm软管,剪除其余部分,并将开口端插在空气滤器的开口上。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商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