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秸秆发酵剂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电询
品牌: 农富康
销量: 累计出售 0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35 人关注
更新: 2017-07-01 14:54
数量: 减少 增加件 库存9999件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青储玉米秸秆养鹅技术就是把新鲜的玉米秸秆填入密闭的青贮窖或青贮塔内,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多汁营养特性的一种简单、可靠、经济的秸秆处理技术。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可以把适口性差、质地粗硬、木质素含量高的玉米秸秆变成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适口性好易于长期储藏的多汁饲料,玉米秸秆使用农富康秸秆发酵剂青储后鹅更爱吃,易于消化吸收,少生病,长得快,好处多多。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35元一袋,一袋可青储2吨玉米秸秆,全国订购电话:15538007898,微信/QQ:15517336226,购买即送技术资料,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保证制作成功!


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产品介绍:


[主要成分]: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和细菌、酵母菌
[产品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状
[包 装]:100克/袋×10袋/盒
[保 质 期]:18个月,存放于通风、干燥、阴凉处。
[价 格]:350元/盒 厂家直供 量大从优
订购电话:15538007898 微信/QQ:15517336226 高经理
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青储玉米秸秆方法:
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为粉末状原菌,使用时每袋加入1公斤红糖10公斤水先配置成菌液,配置好的菌液每公斤可发酵400斤玉米秸秆。
以一公斤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配制液发酵400斤玉米秸秆为例:
1、准备材料: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配制液1公斤,200公斤青玉米秸秆粉粹,30公斤玉米粉或麦麸、30公斤水。
2、制作方法: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配制液倒入水中充分稀释均匀,取出一半先和玉米面混合搅拌,然后把搅拌好的玉米面、粉碎的玉米秸秆、剩下的菌液稀释液充分的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水分控制在50%-60%,用手抓起一把,紧握能成团,指缝有水渗出但不滴水。如果太湿或太干就再加入些玉米面或清水调整。然后装起来压实密封发酵,2-5天即可取出饲喂。
3、存储及使用:玉米秸秆青储后可保存半年以上,每次取用完要及时密封起来,避免进入空气。饲喂的时候由少到多慢慢添加,鹅的口味适应后再加大添加比例。


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青储玉米秸秆养鹅的好处:
1、提高适口性 增加采食量 未经青储发酵的玉米秸秆适口性差、质地粗硬、木质素含量高鹅不爱吃,经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青储发酵后的玉米秸秆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适口性好,鹅的采食量加大。
2、增加营养,防病促长 未经青储发酵的玉米秸秆适口性差、质地粗硬、木质素含量高营养成分低,鹅采食后不容易消化吸收,容易出现拉稀,营养不良等现象影响鹅的正常发育成长,经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青储发酵后的玉米秸秆不仅柔嫩多汁,容易消化,而且营养成分增加,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种的微生物有益菌进入鹅的肠道后能维持鹅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维持鹅肠道健康,肠道健康了,消化吸收就好,采食量就大,鹅就不容易生病,就可快速发育成长,可提前一周左右出栏。
3、容易储存,降低饲料成本 经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青储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可密封保存半年以上,避免了新鲜秸秆无法保存发霉变质造成的浪费,而且青储发酵后鹅的采食量量加大降低了精饲料的饲喂比例,大大节约了精饲料成本。
4、绿色无抗养殖,降低用药成本 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玉米秸秆青储剂)属于微生物有益菌制剂,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而且大量的有益菌群进入鹅的体内,能增加鹅的免疫能力,全程饲喂鹅几乎不生病,不仅大大减少了用药成本,养出的鹅还无药残,无意间也迎合了国家无抗养殖的正常要求!

  郑州农富康生物科技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国家定点活性生物生产企业,占地100多亩,主营业务投资规模过300万元,集生物活菌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益生菌是对人、动物、植物有益的菌。能改善机体微生物和酶的平衡,刺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抑制有害微生物,合成营养物质和消化酶,改善周围环境等。无毒、无副作用、无二次污染,持效期长绿色环保,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绿色有机农业已经势不可挡,农富康诚招各地级市县代理商,丰厚的利润空间,严格的区域保护政策,免费的技术指导,期待您的加入!

招商热线:155-1733-6226(微-信同号) 155-3800-7898

Q-Q:1103816009 高经理

地-址:郑州市花园路159号

 rzzhgzjh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商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