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之窗
 

厦门最权威的三希堂砚台鉴定机构出手三希堂砚台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电询
品牌: 未填写
销量: 累计出售 0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2 人关注
更新: 2017-12-08 22:13
数量: 减少 增加件 库存99件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三希堂是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
三希按其本意,有二解;一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第二种解释为“珍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在当时,这两层含义是并重的。
砚台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 墨、 纸合称中国传统的 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一个堂堂大清帝国的皇帝,在只有八平米的低矮、狭小殿堂里读书写字,若不是有实物在,亲眼看到这些实景,实在令人难以相信。乾隆在养心殿里生活了64年。

说起三希堂,当年可是乾隆爷的最爱。它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也有一处“三希堂”,藏有《快雪时晴帖》真迹。三希堂始于乾隆朝,后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都从未有任何变动,至今仍保持原貌。

这个收藏了无价珍宝的乾隆书房,其实面积只有八平方米,作为一个万人之上的皇帝,为何不弄一间宽敞点的书房呢?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一方面中国文人有着“室雅无须大”的理念,再有就是秉承唐人刘禹锡“陋室铭”的遗韵。房间虽小,但陈设幽雅、古朴,弥补了空间的不足:狭长的室内进深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设摆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商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